Wednesday 31 December 2008

唔該埋單,我地要華麗「再」上路

蕭永方、陳兆龍、莊頌賢、王繼鋼 …。

像肥姐、伍晃榮一樣。他們,來不到歡送2008的倒數晚會;他們,也聽不到大家的新年祝願。

殉職於火場的兩位救人勇士、十九歲少女在赤柱閒遊時無辜送命於失救倒下的老樹、綿羊仔鐵騎士被身邊大車駛過的氣流拉扯而捲進貨櫃車底。意外,把他們一一帶走。

毒奶事件中那些無力反抗的小娃娃、四川世紀大地震中逃不過天意的每位災民 … 他們也都魂歸天國。

又其實,金融海嘯下的受害者,正在苦海浮沉,生不如死。

祖父母生前常說,你們這一代,是幸福的,什麼都有,未捱過苦;想當年他們如何經歷戰亂、三年零八個月、輪食物、輪水。度日如年。

沒戰爭、衣食無休,也不等於沒煩惱。現代人,只是在經歷不同層次的苦。回看2008,大家如坐過山車,在光纖世界奔馳。其實更苦,度秒如年。

對陳冠希先生及其數之不盡的字母小姐而言,也許更一夜間成長十年。

祖國辦「奧」成功,威盡世界。誰會記得年初時中國的世紀雪災﹖誰會著眼香港今年初一只有8.2度的寒春,與2007的初一25.3度的熱春相比,差距之多,背後有何啟示哩﹖爆出毒奶醜聞,四川悲劇,而校舍的豆腐渣工程又調查未果。一浪接一浪,更激的金融海嘯,才把大家的血壓一同推至歷史新高。

2008,不就是在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濃縮」而成嗎? 挑戰大家的心臟。假如祖父母仍然活著,相信必定「收回」那番對後人的訓示。

恆指10月27日直插1,600點,收報11,000點,成為回歸後同月最大的單日跌幅。記得嗎﹖恆指2007年10月時突破三萬點關口,李兆基2007年同期,預言恆指在去年聖誕後升至33,000點,他更謂2008將會是股市的「豐收年」。結果呢﹖有目共睹。



對不少人而言,其快樂指數與恆生指數直接掛鉤,充滿「腥味」的金錢數字,決定他們往後要走的路。未來日子,會否要經歷比「三年零八個月」更漫長的艱苦歲月?

億萬富豪也無力掌握一切,所以我不會事後孔明,說自己早就看得通透,及時放了手上股票賣掉資產,自私地看著別人沉淪苦海。如有人這樣意氣風發,拜託你馬上告發聯邦調查局(FBI)來查明究竟,可能這些人都涉及美國次按的擡底交易,造假來瞞騙整個世界。又或者,「馬後炮」的人,其實「玩投機」而非「真投資」。

我,確實是「婆仔」投資為未來,長線那種。紙上財富,到頭來是「一場海嘯」還是「水漾漣漪」﹖不著急,呆到退休時才埋單計數也未遲。

人生如浮雲,儘管你踏前每步也計算精準,很多突如其來的意外,驅使人「時辰一到,要去便去」。


今年八月,在「七月十四」的氣氛下,參觀了在集成中心展出的華麗上路 - 壽衣再想像展覽 [照片用手機拍攝,質素不好]。壽衣,冷門得很的主題,絕對沖擊港人的保守思想。社會無論標榜思想有多開放,做法有多新潮,若論死亡,或對亡者軀體的處理,始終走不出傳統框框,仍然是社會忌諱的議題。

一直由「七月十四」,到「萬勝節」完結,也沒有好好整理「觀後感」。雖然生老病死,是自然不過的必然過程 (前數天,走過三個世紀,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活了112年的美國老人瑞譯名喬治‧法蘭西斯,也離開了人世)。接受談死,程度各有不同,總得要思量該如何不「嚇壞」大家地好好表達。來到2008的「最後一天」,請容我乘機借題發揮吧。新世代的人類,不要對我說「大吉利事」,好嗎!


「要去時便要去」,是展出作品中,我最欣賞的設計。設計師把「座廁」印在裙上,以幽默手法,叫大家順其自然。坦然而豁達地面對這個 – 自你出生首天開始,便逐漸朝向的「方便」之門。而且傳統上,亡者的衣服不許有袋或鈕扣,免得帶走或「掛住」塵世間的煩惱瑣事、雜思雜念。 照片服裝上的袋或扣,只是印燙技術而成的錯覺。


因電影《大隻佬》而成為名句的謁語「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業」(Karma)是重點。不管生命的長短,你平生做的每件事,每個行為,說的每句話,以至思想,也默默影響你的「將來」。

十月因工務在身,到數碼港一尚,也因萬勝節,「華麗上路」展覽被重新包裝,在該商場再次展出。辦完公事,我順道入內「八卦」。發現最特別的,是那個新設的「鑄碑‧立誌」互動靈堂。靈位沒放照片,因為容你站在靈前,對準鏡頭,一按滑鼠,閤下的尊容便定格出現,成為靈照。

我試了這個「實驗」,告訴你,印象難忘,雖然設計者考慮到大家的感受,映像其實不太清晰,但足以令人感受良多。又告訴你,當時場內除了自己,別無他人。這一刻,我真的呆了。不是害怕,而是像「靈魂出竅」般看著圍在花圈中的虛擬自拍象,多震撼。問自己,假如就此離開人世,多遺憾。

放在虛擬靈堂側面的兩行白椅,分別預留給好友、普通朋友、親戚、同事,還有 … 敵人。又是另一秒的震撼。彷彿提醒大家,人已去,一切恩怨情仇,皆隨人而去,灰飛煙滅。可惜,現實世界,很多人仍經常為小事耿耿於懷,難得放下自在。為何不能及早一筆勾消﹖
[當天沒有拍照,借用(一枕清霜)的照片]

燃燒香燭、金銀衣紙,是中式習俗。喪禮上或清明節上,習俗叫孝子賢孫,對著火爐,呼喚辭逝者的名字,大聲疾呼「收嘢」。很想知,沒有地址,真的能送到陰間嗎﹖不如問問你自己,他們在世時,究竟給過他們多少﹖

往者已矣,何不在對方健在之時,多做些暖心的事情,讓他們直接感受到、觸得到、看得見、用得著。燃燒香燭,別無不可;但,請別再「燃燒青春」了,快及時行樂。

我不喜歡無病呻吟,2008「傷風感冒」在所難免。也遇過一些像雞蛋般大的問題,轉頭再看,其實不過是沙沙石石。埋單計數,今年又有賺,nothing to complain about 了。

有十二萬分疼我的家人、十二萬分錫我的好友;也有我十二萬分疼的家人,也有我十二萬分錫的好友。

2009年,我不貪,你們更疼我更錫我便已心甜^^。 我已準備更疼你們,更鍚你們,也更愛你們。

不想老土地說,我們要感恩;也不想老老土土地說,幸福不是必然;更不想又老又土地說,珍惜眼前人。但除了這些,恕我找不到更好的說話。

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財富。衷心祝福大家「食得好」、「去得到」、也「睡得早」,請好好保重。


身體健康 (國語短版) - 張衛健
[就算閣下的淚線如何不敏感,這首歌,應會令眼睛有所反應。
我不放6:53的劇場版,始終是新年,不想弄喊大家。]


縱使2008年風雨飄搖,你我也有幸繼續華麗「再」上路。
2009又開一頁。心安理得,一路好走。

Sunday 28 December 2008

隔離飯香?

某處「後巷」的一角。白屋、雅緻街燈、及那盆不俗氣且有生命的小花。
這裡不是希臘,也不是歐洲。


街燈有秩序地,且溫柔地照向途人。市容整潔,沒有壓迫感,車不多,人稀疏,途人都是緩緩的在身邊擦過。


晚上,沒有誇張的射燈,沒有城市光害。黑的黑,亮的亮,月半彎彎,份外明艷照人。


被標籤為豪華酒店的,便盡顯其尊貴,盡情「曬」、盡情「豪」,名副其實。


如你到過澳門威尼斯人,第四張照片該不攻自破了。以上描述,或許與你心目中的賭城澳門,歌舞昇平,處處賭民煙民,有點距離。

月初時,半公半私的「過大海」,在不是假期的日子作短留。自從澳門博彩專營權開放後,都沒再訪了,我們都不嗜賭罷。但既然來到,應體察當地文化,盡量忍受二手煙的威脅,在幾個新派賭場「觀摩」一下,新葡京、永利、威尼斯人、漁人碼頭內的都有「踩場」。

各有各的氣派。比較下,永利的室內空氣算是較可接受,不是沒有煙味,起碼我們沒有馬上要走的感覺。金融海嘯,賭客也節儉起來,碰不到電影中的賭神,會用頭頂出全數籌碼的壯觀場面。

其實到每一個場所,都只打個白鴿轉,真的志不在此。分享的也只有這些。

我們都怕嘈雜,在街上走走已很好,尤其晚上。那張疑似希臘的照片,是在氹仔官也街慢步往「誠昌飯店」準備吃馳名水蟹粥前,在其後街不遠處的小巷內發現。那裡的路燈,都是為路人而設,不像香港那些,總是高高在上,吊到二樓的「擾民式」設計。雖然看的都是表面,此時此刻,真心欣賞澳門的城市規劃。

回家再看數字,澳門目前的總人口約540,000,跟香港約6,960,000相比,差距近13倍。但論土地比例,香港面積大澳門37.8倍哩。澳門的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佔18,000人,香港雖然出名人口稠密,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只佔6,300人,就算扣除四成不能住人的郊野公園用地後,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比例增多,也只約10,000人。事實上,澳門曾一度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為何留在澳門的任何時刻,我們皆有種悠然自得的感覺。是不是看膩了香港的華燈璀璨、咄咄逼人、使人喘不過氣呢? 我不肯定,但也不想否定。眼前的澳門,不少地方仍像八九十年代的老香港。其實,就是這麼一種 -- 邊「保留」邊「依循發展」的純粹,讓這彈丸之地,能表現出新舊交錯的平衡,更具看頭,更有魅力。

記得嗎(或知道嗎)? 澳門的「歷史城區」於2005年,己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按:保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澳門政府自1999年回歸後,先後投入1.5億澳元,修葺當地超過100個文化遺產及改善其周邊的市內環境。

前陣子寫阻住情侶賞日落的「第三者」時提過,香港政府準備用6.2億的巨額來激活大澳,早年已花掉2.8億,不見成效。請看,人家善用1.5億便有這樣的成績,打入世界,令全民皆感到光榮。

我不是存心用「隔離飯香」來踩自家的政府,只是議事論事,人家的眼光不只放得遠,也懂得回望歷史,尊重前人的建樹,用心了解先輩們走過的路。香港,同樣曾是殖民地,珍貴的歷史遺產多著哩,但都給政府「推倒重來」,經典的清拆天星/皇后碼頭事件,大家仍歷歷在目;越百多年歷史的美利樓,為了讓路給大財團,由本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拆掉搬遷後,降至「不予評級」…

澳門回歸較香港遲兩年,每年慶祝回歸也較香港遲五個多月,連特首發表施政報告的時間表也比香港後。他們有的是「前車可鑑」,做得好,可能是「偷師」得來的,有樣(不去)學樣。但澳門為申報《世界遺產名錄》所做的前期工作,都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成事,他們早著先機哩。

終於,香港政府在今個聖誕前,敲定新界東北,擁有特殊岩石群及地貌的八景,擬定於2009年9月申請列入國家地質公園,為2010年向聯合國申請為世界地質公園鋪路。

我高興,但不是為了香港有機會打入世界,而是因為香港終於可以不用靠鬥高的商廈、鬥大或鬥豪的甚麼甚麼來擠身國際。純粹用最天然不過的,具本土歷史價值的東西向世界展示。高興牠們都被珍惜,被重視。

一個家族,如能同時見證三代或四代同堂,都是家族成員引以為傲的事情,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想不明,一個城市,怎能只管走現代化,嫌棄舊有的「阻住地球轉」。文化遺產,不只聯繫世代相傳的人民與土地,也是歷史自然地累積的必然過程,更凸顯遺產的存在意義。

澳門政府做到的,我不相信香港政府想不出做不到。雖說「隔離飯香」,但香港仍很有「飯味」。請公僕們拿出該有的良心,真心為香港服務,我們都等著鼓掌。

香港,大家紮根的地方,怎會不喜歡?


香港香港 - 陳美齡 (1982)

延伸閱讀:
港府敲定地質公園八景 (星島日報 2008年12月7日)
八地質公園景點敲定 (星島日報 2008年12月20日)


Wednesday 24 December 2008

聖誕「罷工」



這個聖誕,會跟隨這位「入定」了的聖誕老人一樣「罷工」。

因為我需要充電。

祝大家聖誕快「上」!

The Christmas Song - Nat King Cole


聖誕送禮的藝術

Video 中的幾位小伙子演繹得很好,內容也很啟發 …

What should I get for the person who has everything?
Nothing!

We have learned what we should give to the people who have everything.
Nothing!

But what should we give to the people who have nothing?
Everything!

而我,雖不是什麼都有,但什麼都知足。

該有的都沒缺,只是休息最不足。

Tuesday 23 December 2008

錯置的聖誕燈飾



日期: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時間: 晚上約八時
地點: 尖東某商業大廈
位置: 某辦公室 (即圖中的「六點」方位)
人物: 不詳
活動: 不詳
原因: 不詳
事件列作: 大好安息日晚上,某某可憐人在 OT


廿四小時運作的香港,日忙夜忙的景象經常出現,只不過踏入十二月,總給人「懶洋洋」的聖誕feel。而且,聖誕燈飾周圍混合辦公室的燈光,很格格不入。加上其他的單位都像沒有人在辦公,究竟那位人兄在孤軍作戰呢,真教人替他可憐。

曾幾何時,自己亦是工作至天昏地暗的人,現在盡量「放過」自己。

祝大家能忙裡偷閒,「熄燈」睇「燈飾」。

Sunday 21 December 2008

《Jenny Bakery》與小B仔

曾取笑那些「一窩蜂」排隊,人買我買的小市民,如今自己竟也置身其中。

在赤柱起家,大名鼎鼎,但不講究裝修門面的《Jenny Bakery》位於中環的小分部門外,久候50分鐘,與當時人龍起碼40有多的粉絲一起進行「寸進之旅」。

本來一心打算去 "meet" 下K&D那剛滿20天的愛情小結晶,陪友忽然想起要為聖誕趕入貨,用《Jenny Bakery》的曲奇餅慰勞同事。如此有心,當然要捨「命」陪君子。看到是聖誕版後,心想用來作小禮物應該很有誠意罷,我也決定買下四盒,這是大會指定每人的quota。結果兩個人拿著八盒曲奇東走西走。

排隊時也想過該如何分配這四盒曲奇,家人abcd、好友abcd … 愈想愈不夠分,回家再算罷。回到家,又對自己說,排得那麼辛苦,一定要慰勞自己,不夠分也不管了,反正這是隨緣的決定。

一撕開封膠,未打開盒蓋,已溢出清香的咖啡餅氣味,當見到內裡排得又滿又齊整的4Mix 曲奇,還有兩層之多,好開心,馬上就吃。果然並非浪得虛名,入口鬆化,不太甜但香口,一嘗便連環十件,太好吃了!

決定明天就拿其中一盒回公司給同事分享,因為這樣我也可「偷食」^^

雖說過不在這裡「出賣朋友」副尊容,但K&D的小公子,臉圓圓咀細細,眉清目秀超可愛,放在這裡我便可多見幾面。況且小B仔的粉臉,隔一週又另一個樣了。

又況且,小B仔同《Jenny Bakery》個啤啤熊曲奇盒放在一起,好襯。

令這個「地盤」,首次出現從未有過的 … 童真。

Saturday 20 December 2008

阻住情侶賞日落的「第三者」


棚屋處處的水鄉大澳,位處大嶼山西部,是看「鹹蛋黃」下水的有利位置。

可惜政府美其名「活化」大澳,2003年花掉納稅人2.8億,其中開支,是於避風塘內興建防波堤,從此奪走原有的海天一色。到現在,不但吸引不到船隻回流泊岸,工程更破壞自然生態,良辰美景就此蒸發。

喜歡大澳的本土特色及其自然純樸的氣息,她暫時未被老麥、星記或些粉那些當代的「就手文化」所攻陷。但政府己拍板,要多掏大家口袋裡6.2億的稅錢,東搞西搞來振興大澳。看了2.8億元的「傑作」後,我不敢想像。

大澳確有可以改善的地方,日久失修的棚屋可以是長命功夫,那條隨時用來「救命」的唯一道路,都是有必要的改善工程。但都久等了,那些壯丁因為看不見「將來」,走吓一個走吓一個,餘下二千多名村民,多是老的弱的。


坐在這片曾經是香港命脈的小漁港,不其然,心裡也替日漸失去昔日光華與朝氣的大澳焦急起來。

只不過,6.2億元可以有很多貢獻,懇請政府不要用這個金融海嘯當下的天文數字來「搞破壞」,不要畫蛇添足,這個地方已很有獨特個性,她僅存的文化特色在香港別的地方都找不到。她真的不需要個噴水池來「激活」,到頭來只會又多一個不倫不類的主題公園。

大澳從沒有「死」,只是當權者把她的靈魂,悄悄奪走。


漁火閃閃 - 區瑞強 (1979年)

Tuesday 16 December 2008

九龍公園的「斌仔」

堂堂一代樹王,假如你有雙手,必定已去信特首,要求「安樂死」。

今天路過九龍公園,順道看望垂死掙扎的前榕樹王,見牠身無「血色」,我只能像個站在深切治療病房外,等待奇蹟的路人甲。

那些辦事不力的人以為害你不夠,還要把你「收監」似的,在吊命,實情是陰乾。

「斌仔」,大家都知你已很努力自救,可是天又涼了,見你頭頂所餘無幾的「銀髮」又再多落一半,幫不了忙。請好好照顧自己,保重龍體。







延伸閱讀:
九龍公園榕樹王

Saturday 6 December 2008

管「你」


用電郵傳來這則新聞剪報的人,正是我上司,同事們的老頂。人人也收到,無一走漏。我的心臟暫時尚可應付,但與上司能力高低沒有關係 (如有,大底已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了) =P

這個「得啖笑」的醫學研究,就算方法與過程有多科學化,存在不少爭議點 -- 譬如,工作並非人生的全部,大家一天不知接觸多少人,遇上不知多少情節,怎能把問題都扯到上級呢? 管理人也有他們的難處。

如何解讀研究結果,又是另一回事。「好人」地讓你做事得過且過的,是否就是好上司? 而那些要求「有質素」的,是否一定就是「磨人」上司呢?

剛好同日,也讀了另一則刊於信報,戴耀廷的把快樂納入管治目的,指出「快樂與管治的關係,不單是良好的管治能使人感到快樂,或製造一個使人有更大機會感到快樂的環境,而是要把人們感到幸福納入為管治的根本目的,並要制定實質的管治制度及政策加以落實。」

金融海嘯後,社會多了關心金錢以外的快樂。雖然戴兄提出的觀點,不少我也很有同感,不過「快樂」是很個人的感受;加上為數不少的打工一族,工作只為五斗米而幹,隨時可「裝出」快樂的樣子,也能隨時變臉,真假難辨。

隔些日子,會聽聞令人無奈的零星個案,指某些幹著高薪厚職的人,又或那些一直是校長朋黨及學生眼中的「開心果」好老師,突然在無跡可尋的情況下走上人生絕路,結束生命。事發後親友始如夢初醒,原來當時人內心的壓力一直存在,因為被標籤,只好扮演「強者」角色,辛苦自己,有口難言。

一個人是否容易感受快樂,其成長背景、家庭現況、身體狀況、處事態度、對壓力的承擔能力或能耐、化解問題的技巧、追求物質榮譽的尺度等,皆是直接因素。開心,也取決於當時人是否願意把「心」張「開」。

讀到Blog友「筆下留情」上週一篇,Helen的文章 與眾分享,透過她們的文字,更立體地了解這位澳洲藉,天生四肢不全的Nick Vujicic 如何教人面對逆境。我也知道那位與眾不同的小子上月底訪港,但沒打算去看真人show,因為無意要用別人的不幸,來提醒自己屬幸福的一群。

我認識 Helen (大家是多年前已碰頭的義工朋友),所以知道她的人品、還有她的文字,都是上乘的,明白其用心良苦。看了文章及 Youtube 片段後,正如 Helen 所言,「淚是預料之內,笑是意料之外」。Nick Vujicic 的積極及幽默,比看到他的身軀,更讓我印象難忘。

如是者,在Youtube連續看了幾則關於Nick的片段,不同階段的他,依然看不見愁容。瀏覽時更非常意外地發現,遠在巴西,原來有另一位樣子極可愛的小男孩Gabe,也是先天殘障,與Nick同病相憐,可是 Gabe 更「不幸」。Nick 總算天生有條令他感到「安慰」的「小雞腿」,上樓梯時可以借力,也有能力按動電腦滑鼠。Gabe,真箇徹底地欠缺,no arms no legs,他上樓梯時的「無助」,看著心痛。

不過Gabe教我印象難忘的地方,同樣是掛在臉上的笑容,還有那份堅毅和積極樂觀。Nick 的「小雞腿」,對他而言無疑已是「天大恩賜」,但我無意比較 Nick 與 Gabe 那個較不幸。因為事實上,不少手腳齊全的人,也終日糊糊混混,又或經常抱怨,不見得他們很快樂。

喜歡聖嚴法師說過的智言「山不轉路要轉,路不轉人要轉,人不轉則心念要轉」。我在想,文明世界的不快樂,或許源於自身對事物的「可以預期」與「不受控制」之間有所混淆,心念不清,也不知足。

不難想像Nick 與Gabe自懂事以後,必定經過極盡身心煎熬的非人生活,才能豁達地面對這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受控制」的事實。

想起今年北京奧運,兩位同樣靠「雙腿」在跑道上創造速度的劉翔及Oscar Pristorius。前者的優良體格得天獨厚,加上後天培訓,曾經跑贏世界;後者由一個本來連基本站立也成問題的小子,經身心調整及義肢協助下,現在輕鬆地跑也能勝你我。

北京奧運時,大家見劉翔「失守人前」之後的反應,有人痛罵他、當然更多的是選擇同情。他因腳患而錯過參賽機會,而又未知以後能否再戰江湖時,當下心情會是何樣,我不會知道,但肯定成為人生烙印,連屬於自己的身體也不由他管。

Nick、Gabe、Oscar 的事跡或許說明,感受快樂的先決,是要「看到」自已身體的局限,繼而「明白」他們沒有選擇,隨後「接受」這個不能改變的事實。更重要的,是把思想精力都聚焦在自己所擁有的,不應為了沒有的而神傷。

三位小子的手腳都生在腦上,他們用腦袋、用心志來支配不曾存在的四肢;劉翔,抑或一個常人,因為天生的理所當然,也因為習慣,反而被「有手有腳」支配腦袋,經不起損傷。

管理,不是高大空的東西,也不是只有辦公室內才出現的專有名詞。自幼你的一舉一動,都掌管在長輩們的視線之內。從小開始,「管理」便伴隨成長。大家對「管理」敬而遠之,或許源於「想管束他人」與「不欲被管」之間的失衡。期望的,往往又與現實背道而馳。

歸根究底,每人都是自己的管理總司令,管理,就是管好「你」自己,由心念與思想出發。

別管有多少人路過這裡,此時此刻,我享受能自由地用雙手打blog的快樂。說我想說的,那就心滿意足。



Oscar Pristorius 於運動場上的灑脫,值得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