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則「花邊」國際新聞 Google碳排放可燒一壺茶。
有位哈佛學者指出,在網路上所有活動也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使用桌上型電腦執行Google搜尋功能兩次,所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量約15克,相當於燒一壺茶。
或許,我今天在互聯網上橫飛的每個動作加起來,足夠燒滾摩理臣山的暖水泳池。
學者本來心存好意,分析數據,讓公眾有理所依,對如何改善環境或許有正面幫助。但近年大家環保上身,過份敏感。加上The Sunday Times 的記者斷章取義,又或其實是同Google 有仇,寫了篇 Reveale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Google searches「靠害」。
Blogger 又係 Google 個「仔」,所以來向大家「單聲」。其實不論你是 blogger、googler、抑或yahooer,知道了,對環境長遠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公德」無量的好事。
話時話,事件又証明了品牌成功地由「名詞」變「動詞」,真要付出代價。大字詞典已紛紛收錄「google」一字,久而久之,大家都棄用「search」字,直接說 I googled that 搞定。
Yahoo! 今次可謂逃過一劫了。
而我有機會給自己「借口」,遠離電腦,快點看完那些很想看的好書。請不要來告訴我,製造它們的過程,砍伐了多少棵樹,排放了多少多少溫室氣體 …。
「書同文」之後,我們寫的字都一樣嗎?
-
秦朝起以秦篆統一華夏文字
春秋戰國,諸侯割據,各國文字簡繁不一、一字多形。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度量衡和文字都統一了。「書同文」之下,秦篆(小篆)成為共同文字。
這改革不但在漢字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也夯實了中國國家、民族統一的堅實基礎。
漢字具有非凡獨特性,它作為一種超越時空的視覺符號,別具一格,甚至不能...
15 hours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