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這東西
一歲前,你的家人會把你幾多個月零幾多日,不多不少地告知街坊。
「我個女10個月零8日了。 」
而你,無聲出,因為唔識反應。
一歲後到六歲前,你的家人會把你幾多年零幾多個月,不多不少地告知街坊。
「我個女5歲零9個月了。 」
而你,只會跟著大人講,佢地講咩你講咩。
六歲後到十八歲,你的家人總愛把你的真實年齡加一歲。
「我個女,出年18歲了。 」
而你,如放生般,成年人對你來說,是一件期待已久的事,終於等到有自主權,好開心。
十八歲後到廿五歲,你的家人及你,也如實告訴人家,你多少歲。
廿六歲到廿九歲,你的家人會開始小心,只對親戚說你的真實年齡,不過總喜歡幫你加一歲。
而你,笑容開始牽強。
三十幾、四十幾、五十幾歲 …
連你自己也差點想忘記,不過舊同學永遠在生日聚會裡必來提醒,這好一段漫長的尷尬之年,個個成了「差不多先生」。
到了六十歲,是自你三十歲開始至五十九歲,差不多三十年過後的人生解脫,你會自豪地隨便跟不認識的人說:「我已經六.十.歲啦」! 而你,亦最希望對方回你一句:「嘩!真係睇唔出喎,我以為你四十幾咋」!跟著,你沾沾自喜。
六十歲後,年齡不但不再是秘密,你還會比前一年更主動,更自豪地公告天下。有些公公婆婆更喜歡「十級跳 」,說:「我地六十幾七十歲人,又或七十幾八十歲人,又或者九十未到,已經話自己成百歲了 ...」
我,還有好一段日子,才到這令人「自豪」之年,連我媽子還在「尷尬」中。
到一個摩登道場開音樂會
-
說起九龍塘,人們會有不同印象: 別墅區、學校區、情侶酒店區等,還有宗教會堂區。這有如瞎子摸象,都只涉及某個側面。
港英政府自1920
年代起將九龍塘規劃為低密度花園地區,街道命名多採用英國郡名(如窩打老道、牛津道),以吸引英華富商定居,還吸引宗教團體以較低成本購買土地,建立教會、學校、醫院等設施,但中西有...
2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