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5 August 2009
Sunday, 2 August 2009
大書展不如小書店
書展曲終人散,今年最終也「自投羅網」。
忘了上次「踩場」是何年了,但很記得當年買下Cave In the Snow中譯本《雪洞》(講述一位獨自在喜瑪拉雅山潛修12年的英國女子Vicki Mackenzie 的悟道經歷)。翻來一看,出版年份為2001,相信誓言不重踏書展的「抗議期」大大話話已有六七年之久。買書該是優雅慢活的事情,每想起要跌進爭先恐後如「困獸鬥」的人堆中,一切雅興隨即歸零。
不過因為廿週年,會場又是歷年最大,八卦一下增建後的會展規模也好。加上今年辦公室有人送來數天免費門票,就此上釣。不過最其實,是想親訪《溫暖人間》的小攤檔,再以行動支持這本香港少見的脫俗刊物,它十歲了,伴隨成長九個年頭,自己可算是第一代支持者。
這麼一本不食人間煙火、不嘩眾、走正氣,以「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為出版宗旨的雜誌,要在香港立足實非易事,很需要鼓勵。我選擇在他們的攤位「開齋」,買的第一本書,是潘宗光教授去年在理大榮休前撰寫的回憶錄《感恩這一課》。書不是剛出爐,但從未讀過的,就當是新書來讀。
五月時台灣朋友推薦其家鄉猛人嚴長壽先生的《我所看見的未來》,也是去年出版,近月爭取時間「回氣」,很快便把它讀完,發覺是挺有啟發的好書,想擁有一本,在書歸原主前,趁書展碰碰運氣。
場內眾多書商,就是不見「天下文化」出版社。聽主辦書展的貿發局阿頭誇言,「今年的書展,你想買甚麼書都有」,真的嗎? 或許是我沒有進行地毯式搜索,但該書去年十一月在台灣銷售突破十萬冊,當地掀過一翻書潮,更獲選為2009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非文學類的首獎」。作為國際都會,台港兩地亦同用正體,可惜香港書展沒有用心地為港人辦一場「以書會友」的盛事,沒有把具質素的書歸類推薦,拉闊人民的眼光及思維。在書展的 官方網站 當眼位置出現的「十大熱門搜尋書本」,除了《中文解毒》毋容置疑外,其他大部份「慘不忍睹」。
「lan mo」寫真集成了今年熱話。馬家輝用其「文化熔爐」口腔,大聲疾呼寫真集不就是書嗎? 我在想,是否真的可以不論「多圖少字」或「多肉少布」,只要釘成一本書形物體便能進駐書展?逼人家聽了無話可說。之但係「lan mo」現身會場谷人流促銷量的動作蓋過了書(寫真集)的存在,那些心智拒絕成長的小伙子只為追逐那雙假眼睫毛、那兩片假「大眼珠」、又或那兩團掛在身上的人肉跑來書展,他們買書除了是支持「偶像」的表態行為,回家發白日夢時也許可用來舒緩精神「肉」望,書中究竟有多少隻字並無相干。
其實各自各精彩,與我何干? 但若然從古至今看書的宗旨是為啟發思維、提升人民質素、並以教育為本,恐怕主辦單位背負了未盡全力的罪名,把重點放錯位置。儘管高明地請來北京作家止庵談張愛玲、或台灣作家朱天心談寫作吶喊等,但九十萬人次進場,與講座場地只能照顧一二百位座上客相比,那0.01或0.02九牛一毛的比例又該如何解讀﹖也悲哀的是,文字記者們編輯們也只為迎合市場,把「lan mo」捧為主流。「lan mo」大過書,書展失焦。
月前與酷愛翻書的友人到 Coffee.Book 二手書店打躉,當日店主雅興大發,拿來不予出售的鎮店之寶給我們大開眼界,如數家珍的說起歷史。頂圖是Richard Whately 十八世紀的Bacon’s Essays,跨越三個世紀的書竟可沒有黃邊,重點是書邊早已精緻地燙上花紋,可見當代人對書是何等的重視,也顯出生活的藝術與品味。
下方是1934年的中學課本,想不到竟有幸能觸摸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遺物。店主更指七十多年前書中早已提出港男港女的觀點。因它實在甩皮甩骨,不好意思翻前翻後求証一下,怕遲早弄散,只拍了一頁講東講西的內容分享分享。
雖然如此,其實也要用感謝的態度,讚賞各參與單位人員日站夜企為民服務。選擇在書展開幕的7月22日進場,即「世紀日偏蝕」當天,或許有別的盛事外吸了一批人潮,當日早上人流尚可接受,書籍也排得整齊有序,場地寬闊所以抵銷了幾年前遇到的不良感覺。路過《讀者文摘》的攤檔,舊訂戶可即場獲一份「神秘禮物」,是Discovery Channel Magazine八月號新書,還有兩張八月下旬於會展舉行的「家居及家品潮流博覽」免費入場卷,可算是意外收穫。
或許會展場地適合大型物品展銷的格局。辦書展,是要「細微細眼」仔細思量,抓緊宗旨,找對方向,不能大而無當。否則人民質素繼續搞不好,只有惡性循環。
Sunday, 26 July 2009
鹹水草長出智慧
用鹹水草的年代,還沒有數碼相機,如果有,當時也不知如何操縱。慶幸自己的童年,曾與鹹水草當旺的時代重疊,雖未懂留下半條草作紀念,翻開2002年出版的《香港極品》第61-62頁,重拾那股「窮則變,變則通」的香港智慧。
矇頭鹹魚,在上環海味街依然「打不死」;一斤菜心被鹹水草單吊的神符奇技,卻只能懷緬。陳雲兄一提「不用鹹水草而用膠袋,人變得蠢鈍」,你或許認為此話會否太誇張,我看後卻會心微笑。
鹹水草粗生粗養,但堅韌力強,簡直能衝破力學。目不識丁的小販,三秒不用便像變魔法般把手上的那斤菜心五花大綁。相比現在的「包膠」年代,有時三秒也未及打開那個貼得太緊的袋口。
兩年前蘊釀膠袋稅時,曾有團體重提使用鹹水草。記得當時聽到街邊阿叔大嬸很是支持,說「香港人唔識貨,淨係識得用鹹水草綑大閘蟹」。可惜團體那麼一刀切推崇鹹水草未免難討民心,結果好心做壞事,也不了了之。自問支持環保,恐怕也未能這樣「豁出去」回到當初。因為膠袋的出現,確有其劃時代的需要及貢獻,不過落在事事貪方便的香港人手上,「寶物」淪為「廢物」才是問題。每當逛超市聽到人家說「俾多個膠袋我」、「一個膠袋唔夠力,打孖上」之類,都令我反感。港人用膠袋的數量世界稱冠,不丟臉嗎?
「方便」只會累了大家,不假思索,飯來張口,人也變的機械僵化。
前天發現家中有一袋用過但綑得很好的尼龍繩,原來是母親大人的傑作,把原好的悄悄收下,還用一個買鞋時跟在鞋盒內的不織布袋袋起,看了很是感動。試問誰家買不起一卷尼龍繩?但我實在欣賞那份珍惜資源的態度。
香港最 innovative 的包裝,已出現在上個世紀﹗
孿生篇: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膠」戰﹖
延伸閱讀:
Thursday, 23 July 2009
Sunday, 19 July 2009
遊淨土
我對「優化」二字有所保留,恐怕有關工程部門只當「接order」的辦事方式,把亳無美感且與大澳格格不入的建築再次醜化大澳,龍田邨己是一個活生生的失敗例子。(…待續)
孿生篇:
阻住情侶賞日落的「第三者」
Saturday, 11 July 2009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膠」戰﹖
「五亳錢一個膠袋,好抵喔!唔該俾個我」。
「煲」了兩年終於7月7日水滾的膠袋稅,可謂香港一次破冰的民生收費措施。雖見這幾天反對聲音此起彼落,我卻疾呼叫好,舉腳和議。如要反對,只會說官府太笨,涵蓋的範圍及稅額其實可大刀闊斧,他們亦未有同時向公眾交代如何善用這項環保稅收。
膠袋在我眼中,是世紀的偉大發明。它輕於鴻毛,卻能力敵千斤。竟被視為免費午餐多時,真替它們不值。日前在人言報看到一個名為「獅子山學會」撰文批評膠袋稅,當中一句反問「香港人真的不環保嗎?我們收集超市膠袋作循環之用和最後把它成為垃圾袋,是環保得叫外國人發笑」。我看了,才不懂笑,還認為這是非常羞家的香港言論。
試想,你把一堆本來輕易被生物分解的廚餘餸尾,放進一個五百年甚至一千年也無法被分解的膠袋內,是何等無知的行為,更何況兩者在文明世界理應可被回收再造,卻被視為垃圾,送往堆填區。香港的回收配套不成樣子,所以我也被迫幹這「無知」,其實是「無奈」的行為。假如我是一個產於香港的膠袋,成為陪葬品,會很不「甘心」。
幾年前,曾聽某國際救援組織的前線醫護人員,分享她在非洲蘇丹,為當地人民服務時的點滴。她指那裡找不到「垃圾」,原因是任何東西在當地人眼中全是「資源」,他們珍而重之。整個行程,她只見過一個破爛的白色膠袋,被當地小孩興高采烈地圍著,視它如汽球般把玩,樂在其中。反觀物慾橫流的香港,膠袋處處,廢物累累,大家天天把「資源」當「垃圾」,不停消耗,更不斷棄丟。
我雖然支持膠袋稅,但相信一年要上繳中央的稅錢不會多,或近乎零。多年來「行走江湖」的旁身物品總有一個環保袋,也會有個可被重用的膠袋,因為它又輕又易收藏。不敢說自己是甚麼環保份子,我只認為每樣東西總該有其存在意義,落在我手上的,會嘗試讓它們的功能儘量發揮。況且知道,膠袋這石油副產品有「頑強生命力」不易消滅,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深遠,儘量少用。
年前曾在鑼記圖書館翻大書時,讀過一本以昔日香港舊貌為主的書籍,找到這個七十年代的經典。記得小時候與家人,拿著一模一樣的雞皮紙袋,上蓋一張紅紙的鮮果包,開心地拜年去。如沒有記錯,書中記載香港首批厚身的紅色背心袋,大概在七十年代尾出現,紅色是「好意頭」的象徵,方便拜年時用,膠袋亦可裝更多生果,節慶時,袋內依然被蓋上一張「送禮佳品」的紅紙。
紅色背心袋出現之時,亦是鮮果雞皮紙袋功成身退的時候。拿著紅色背心袋,曾經是「身份象徵」。只不過,經濟條件逐漸富起來的香港人,愛面子又講包裝,很快已看不起「紅背心」,它們繼後淪落濕貨市場,從此主婦不用再拿餸籃上街市,小販用鹹水草紮菜綑魚也成絕響,而天天用報紙鋪垃圾筒更成為歷史,各式各樣的膠袋陸續出現。
有人追究,膠袋革命的誕生,是環境災難的開始。請問膠袋何罪之有,說穿了不就是地球人自製的煩惱嗎﹖
為了五亳錢的膠袋稅,大家這幾天拿出大埋數字爭論不休,膠袋業界表示「超市預製膠袋、不織布袋和垃圾袋訂單激增;這些袋的膠量遠超背心袋,單單一年新製膠袋已等於八十八億個背心袋,減袋十億變成增袋七十八億」。扮環保的「不織布袋」,原來一個已等於四十個背心袋的膠量,百佳近日已向顧客派發超過八十萬個不織布袋,有人估計,若今年各大超市推出一百萬個不織布袋,便相等於四千萬個背心膠袋了。而其實,他們家中抽屜又不知早已藏了多少個所謂環保袋但從未用過呢﹖
假如惠康的廣告金句「慳得一蚊得一蚊」套在膠袋稅上多好,慳一蚊,就是兩個膠袋。如果大家那麼「懂計算」,何不換個角度思考,把五亳錢的膠袋重用十次,它便是五亳的本金、五元的價值了。未實施膠袋稅前,你其實是零本錢便可創造無限價值,卻白白把一個不只能重用十次的膠袋糟蹋。
背心袋只是冰山一點,上了膠袋癮的港人,甚麼也「包膠」。曾被一位在港居住了半年的外籍朋友問,香港銷售的廁紙已入了大膠袋,為何每卷也要再包一層膠,他們家鄉,買四十卷的廁紙,就只有外袋一個。在香港,廁紙以外的生活例子,相信你到超市觀察一下,該夠篇章寫成論文。
明知膠袋有其環境禍害,仍大手濫製、濫派、濫用,才是問題核心。同樣是膠袋,在物質環境完全不一樣的蘇丹與香港相比,便有很不一樣的命運。圖中穿自製背心膠袋泳裝的少年,非常具創意也很懂得善用資源,不知誰個有心人,也不知在那裡物質條件不高的地方,拍到這張精彩的照片,是兩年前讀報時儲起來的。
香港,要凝聚大家對膠袋稅的共識,似乎挺有難度。若大家繼續用看膠是膠,看膠袋是膠袋的直線思維,認為拿膠袋的最終目的是放垃圾,拒絕理解包含在背後的「快餐文化」,拒絕回看幹嘛每天有那麼多的所謂垃圾等著你清理﹖又為何不去善用三色分類回收箱﹖一個膠袋衝擊的,不只環境問題,還有你對物質的價值觀,道德觀。
當然,不能放過的,還有宮府究竟要呆到甚麼時候,才捨得拿出誠意,整合香港不健全且落後的回收及資源再生的系統,相信真心為環境好的市民,是等著配合的。膠袋稅,只是一個減廢入門。
這場「膠」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善哉善哉﹗
Sunday, 5 July 2009
陳雲與方大同很像
以上開場白其實塵封於草稿檔案內已五個月,「新書」都要躲在括號內。從二月到現在,時間都被東榨西取,翻書變成奢侈動作。不想變乾屍,剛完成工作上的幾項階段任務,隨時下雨天又去不了很遠,獎勵自己的方法就是拿他的書來「解毒」。
書,仍在細味。人家的文筆那麼好,幹嘛我硬要從一本「通順中文」變為一埋「混帳文字」。所以沒打算評些甚麼,但想多說陳雲,因為「喜歡」這麼一位學者。
身邊喜歡看陳兄文章的朋友和同事,總愛用「辛辣」、「狠」來形容他的文采。我做了個沒科學根據的微型觀察,發現會看陳雲文章的人,一定知道誰是陶傑;而會看陶傑文章的人,不一定知道誰是陳雲;但是,喜歡看陳雲文章的人,大多不喜歡陶傑。因為大家都認為,陶傑只為罵而罵,疑似辛辣,其實尖酸刻薄,欠缺文人的厚度。
我並不覺得陳兄筆辣詞狠,因認識其人先於其文,是九十年代的事了,陳雲(根)仍未那麼活躍於文壇界,未認真拜讀他的文章。很記得陳兄第一眼給我的印象,像個在中資機構打工的木訥會計員,其實更像的,是拿著一份大公報過日晨的大廈管理員。若以此比喻得失了陳兄的其他支持者請見諒,無意以貌取人,只想說明當年認識這位曾留學德國,主修冷門民俗學的根博士時,主觀想像與當下現實出現的思想反差而已,肯定是我不該。
眼中的根博士是位謙謙君子,說話溫文不火,柔聲細氣,謙卑內歛。有了這樣的先入為主,加上他猶如人肉字典,又是部會行會走的百科全書,對他的感覺,便一直定格在博學多才一類,不忍他被「辛辣」那帶點貶義之詞定型。
其實陳兄有趣真誠,只是外表與內涵衍生的不平衡感覺,有時看似有點人格分裂。或許說明,才子,都是不拘泥於外表的「怪人」。而真相是,他運用文字交代要說的話,遠勝口述。陶傑因為懂得包裝自己也懂出位,所以小才大/濫用;陳兄則大才小用。
《中文解毒》絕不是部教你如何為文字增值或進補的悶蛋生財工具書,陳雲在字裡行間,流露他對中國共產黨的怨恨、對那些為香港把關的政府高官的指責。他,對權貴嚴苛,對百姓寬宏;接受市語村言的粗話,難明公函刪去「敬啟者」的無禮。他是文字把脈師,從權貴的一句說話一個舉動,揭示社會病因,追溯源頭,不想百姓蒙在鼓裡,其實他不想看見社會墜落,他說「君子有義務扶持小人、提升小人,卻無權威斥責之、壓抑之」。
他細心觀察,具人民情懷,可以從簡單微觀一個文字,拉進世界的視野。留學德國時,他看見當地電話亭的一旁,一般都有郵箱,便體察到政府保護文字的苦心。從文字到社會建設,陳兄是想借文字作工具,帶我們看到社會該走的軌跡、應有的闊度。也讓我清楚看見,他的用心良苦,以及他的深度。
中英皆精的他,對中文又愛又恨,愛它可以言簡意精,例如「多除少補」四個字已能解釋英文的 "Any surplus money will be refunded, while any shortfall will have to be made up by the contributors"。有時又恨它不夠傳神,如2008北京奧運曲的 "We are Ready",無法被「我們已準備好」取代,「一切就緒」又不夾音韻,「搞掂哂」又有欠莊重。
看他的文章,如看歷史書、政治書,但很有趣味。明白到簡體字很「政治」,道出中共粗疏急進的現代化策略,「正字」更「政治」-- 中共為了加速政治宣傳,以簡體字「掃盲」。不過簡體添煩,易寫難認,常鬧笑話,例如吃的「麵」簡略為「面」後,出現這麼一個三級笑話「來我家吧,我下面給你吃」,或嚇人的「山西刀削面」。書寫時常繁簡字並用的我,經陳兄書中指正,明白他為何煲繁貶簡,也知道原來學正體有駕馭複雜事態之耐性。
書中亦舉出一句當年紅極一時的廣東戲言「毛錢聯婚,何府宴客」(翻給不懂廣東話的朋友們 – 無錢聯婚,何苦宴客),反映當時的社會現象。但陳兄並不「老餅」,會留意現代潮語「O咀」,及追蹤其意「擘大個口得個窿」,而且亦會提醒大家它的莊重文話「瞠目結舌」。其實這部書也可歸類為笑話,讓人樂上半天。
他觸角敏銳言之有物,不辛辣只是敢言,能寫出大部份人觀察不到的民間真相,看他的文章必有收穫。
為何要把陳雲與方大同放在一起﹖他們兩個來自不同世界不同背景且不同年代的人,風馬牛不相及。不是說笑,我覺得陳跟方的樣子有點像兩父子。而且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都是有料之人,不斷求進,不是賣樣而是盡顯實力。但陳兄的仕途起起落落,曾經是年薪百萬的官貴,但看到不公義時,遇上人事及官僚制度的不健全而無能為力,結果為了精神自由,犧牲經濟自由。
陳兄擔心當現代社會愈來愈被浮誇的影像與聲音充斥,文字下放,繼而思想下放,將是社會的悲哀。他視自己為獨行者,因為明白他的人不多。
選了方大同的歌曲《南音》送給陳兄,你們皆有肉眼看不出的才華,不斷努力「為人們奏出彩虹」。
Sunday, 14 June 2009
在浮板上哼歌
前陣子因為不平衡的工作量,需要爭分奪秒埋頭苦幹,謝絕享樂了一段日子;當下不是到了彼岸,只不過在開始另一段與死線搏鬥的歲月前,找一片浮木休息片刻。抱著十二分的勞累、夾雜二十分的無奈、再加上被三十分重擔壓下來的身軀,幸好也能用盡六十二分的堅持,找住平衡點。再聽「長途伴侶」又深入一個層次。
對我來說,這不只一首關於與情人白頭到老的情歌那麼簡單。人生長途,每個部份,包括工作、朋友、家庭、就連培養興趣,也需要時間及堅持,方能磨出芬芳,找出默契。凡事「三分鐘熱度」的傢伙,也許較難領略。
只不過這一趟「堅持」的代價,小事如錯過好電影好劇目或聽一場有意思的講座,大事有錯過「隨遇而安」第二波(第一波按這裡看便知所指的是什麼一回事),潛藏的傻勁叫自己不要做「負心的人」,開了頭的項目也好想看著它們成長。只怪那些機遇,都在不合適的時間出現。
現在大腦如灑乾了的豆腐,這刻好想跳入正念思海來浸個泡泡浴,回到較正常的狀態。漫長路途,很多東西必須花時間,才蒸餾出個中意涵。不多心,不嫌棄,繼續上路,總會遇上不可預期的收穫。
劉德華- 長途伴侶(喜歡這個香港情懷版)
作曲:伍樂城 填詞:林夕
編曲:伍樂城@Baron Pro/Adam Lee
監製:陳德建/伍樂城@Baron Pro
難自私 愛應多到包容不滿意
才情願就你 坐我不愛的傢俬
年月摩擦 仍磨亮介指
大概要愛得夠睿智
延續那 甜言蜜語 卻非當年那小子
幸福在坦率中進化 淚水用體諒練成茶
隨年華同步挽手跨堤壩
未靠鮮花萬打 裝飾這頭家
日見夜見不減牽掛
全為在乎大家 刺激歲月始終需要昇華
長途伴侶 行到這裡什麼都不怕
難自欺 那煙火式轟烈想更美
全憑平淡處 亦以戀愛愛知己
情像筷子 連塵亦夾起
若有意見不要動氣
承受我 如承受你
細水洗靜了金禧
幸福在坦率中進化 淚水用體諒練成茶
隨年華同步挽手跨堤壩
未靠鮮花萬打 裝飾這頭家
日見夜見不減牽掛
全為在乎大家 刺激歲月始終需要昇華
長途伴侶 行到這裡什麼都不怕
幸福在坦率中進化 淚水用體諒練成茶
隨年華同步挽手跨堤壩
未靠鮮花萬打 裝飾這頭家
日見夜見不減牽掛
全為在乎大家 刺激歲月始終需要昇華
長途伴侶 行到這裡什麼都不怕
刺激歲月始終需要昇華
長途伴侶 行到這裡什麼都不怕
Sunday, 17 May 2009
Friday, 1 May 2009
以書代禮
兄台,你的腦袋真的很有「彈性」,怎麼可以把環保問題寫得如此又闊又「雜」,談中史又說西史。的確,不是用少張紙就是環保份子,最喜歡你寫的第五章「世界危機大模擬」,因大家對環境數字的無知,遲早與地球「同歸於盡」的說法,知你不是在嚇大家。
這位樣子木訥、不善用口溝通的傢伙,真的很適合把思想寫出來,才不易讓聽你說話的人支持不住而睡著。知道只因為你的腦筋轉得比口快很多倍,配合不到而已,在書中,看到你真的聰明。也有點幽默喎,你關心環保,因為怕法國波爾多葡萄園區的頂級田,終有一天被全球暖化摧毀,有錢也無法享受。我知這不是你的真心話,勝在夠另類,不去「扮偉大」。
以書代禮非常合我意喔,多謝薜兄你還親筆簽名。放心,我不會放在e-bay上拍賣的,依足你書中寫下的最後一句去幹 --「請你好好地看完這本書,並推介給身邊的朋友」。
不只這樣,我更馬上想起放在書架上,曾蜻蜓點水讀過的《沒有石油的明天》。於是,又開始翻看,比以前更用心。
Saturday, 25 April 2009
Saturday, 18 April 2009
我要真假期
因為,是「假」而不是真的,只怪自己沒有嘴饞文字。
剛過去的復活節,我在蒲苔島「咬柴」哩! 家人朋友得知此事,竟不是第一時間慰問情況,而是「懷疑」此事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多謝「抬舉」,不過確是已發生的真人真事。
大家放心,我並非在遊走石澗山澗之際、也並非在上下山路之時出事。但非常「不值」的,卻是在準備坐下來吃午飯的一分鐘前遇事。因為在岸邊的茶座,加上當日天色太迷人,再碰巧一隻「型」帆駛回岸邊,魂魄被攝個正著,一下子沒察看腳下那兩寸高的暗台階。對,就是這兩寸,踏了空步,但鞋尾部份仍在台階上,就這樣失重心。當然很痛 … 之後不多說了,現在還未消腫。
其實當天往蒲苔也是寓工作於娛樂,誰知接著的假期更忙,忙著治腳。而且每週日預訂好給自己鬆一鬆的羽毛球戰也只能讓出位置,醫生說最好待六至八週後才可大動!沒運動真的使人更累。何時重獲自由﹖
香港最南的蒲苔島很美,四面環海,視野無盡。記得背著書包上學去的年代第一次踏足此小島時,感覺自己像「偷渡客」,因為當時沿岸仍未建造步行橋,大家得要模著石頭或拉鐵鍊在岸邊一步步小心走,曾試過在回程時遇上水漲,差點被迫在荒島滯留,好彩有驚無險。每次去,都有「避世」的感覺。
現代加工的步行橋雖然破壞山景,但可讓人走更多的路。選了幾張出事前的略影。為蒲苔而傷,算了,都是「值得」的。
不過討厭「假」期,我要「真」期﹗
Sunday, 5 April 2009
語塞,或許更好
公事、家事、人事都在磨,為何可以同時妄顧我能否承受便重力的向我擲來? 假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話。放過一次吧,難道你們還看不見那「五勞七傷」,還繼續來挑戰我的身心極限那麼殘忍!
是我太不忍心看見你們受苦而把所有東西一力承擔? 是我太照顧你們的感受而疏忽了自己也只不過是血肉之軀? 是我太明白你們的說話而開不了口把我最想說的都暢所欲言?
本想跑去看場電影,又怕自己會心不在焉;很想看幾頁好書,也拿不出該有的思想條件把美麗的文字在腦中發酵。為了尊重電影人,也為了尊重作者,忘了自己偶爾也有拿走大腦去放個小假的權利。
很想把自己擠進一個沒有語言的世界,看懂太多明白太多聽懂太多,原來會把已經咔在喉頂的說話吞回肚去不見天日。討厭自己不懂喝酒,連半夢半醒衝口而出的機會都放過。
懷念曾經在語不通路不熟的陌生世界中不修篇幅,背著旅裝輕鬆上路,你說什麼也與我無關,心中自然多了空間把遇到的好東西全數接收。
在土耳其闖蕩的日子便有這種快感。途上多次聽到這歌,不其然搖頭擺腦忘記身在何方。跑入市集找這CD,對著陌生人唱出幾個音符及不知何解的歌詞 Oynama şıkıdım şıkıdım, Oynama şıkıdım şıkıdım,對方「叮」一聲明白我的意思。就這樣認識 Tarkan,有「執到寶」的感覺,十多年來這 CD 間中出場幫我減壓,在這段非常時期,我需要你。
Tarkan- Hepsi senin mi
感謝身邊的好友們借我耳朵,一起吃頓小飯也當思想放假。
Saturday, 28 March 2009
一粒鐘
記得去年年中,香港已經搞了一場熄燈匯演。寫了篇 燈與媽 表達謝意。今次多了明星哥仔吶喊,用一粒鐘摸黑生活,來喊醒大家的思覺失調。我只擔心善忘又愛找借口更愛揍熱鬧的香港人太重視這好像一年一度的一粒鐘「奉旨」熄燈嘉年華,忘了一天內其他的23小時,或一年內的8,759小時,放縱自己處於完全思覺休眠的狀態,拒絕消化熄燈一粒鐘背後的真正義意。
如果有團體搞「開燈」一粒鐘,效果會否好些呢? 要發亮發光,為何不可以只限一天一粒鐘,其他時間,夠照咪得囉。晚晚亮著「長明燈」,便不矜貴了。
去年朋友F用他的 Nikon D200,拍下了中區 ifc 周邊熄燈前後的景象。我不喜歡光得「over」了的香港,俗氣了。淡淡的,會更耐看。
今日天氣不太好,天文台更預報稍後雨勢較為頻密及有雷暴,好想知道到時又會怎樣子?
Sunday, 15 March 2009
童願
嚮往恬靜生活的自己,這次跟繁華喧鬧的城市背道而馳,多少對前方的景象有點期盼。不過當地缺乏資源推動教育、沒有經濟活動使農村自強。只有野外風光沒見多少活力的地方,像一個臨時收容站,大家都在等待有朝一日可以外闖。
眼下盡是幾歲到十多的少年、又或已年過半百的老人,斷層正正就是那群有氣有力的中流砥柱,他們均要離鄉別井,出外打工。孩子,年紀小小便與爸媽分開生活。照片中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小寶寶,早已經離開父母的懷抱。
男的好學聰明,女的害羞得讓人不捨得少看一眼,不願離開半步。
孩子,我們這群來自城市的大哥哥大姐姐,得要暫別了。只能送上未開封的鉛筆,知道握在你們的小手,不懂寫字故也成不了大器。義工們教授的ABCD、拍拍手唱唱勵志歌,或許就是最實際的緩衝禮物。
石屎森林又在眼前放大。回來了,「後遺症」除了那一對陪伴自己多年的行山鞋被祖國的泥濘沾滿外,雙眼間中也為懷念那幾張會說純真童話的稚險而模糊了視線。
Wednesday, 25 February 2009
好累,所以想笑
我問母親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她說想要幾個月前買過的香水,但她記不起名稱,只好回到購物中心去問。她回來時笑著說:「找到了,叫『永難忘』。」 -- 無名氐
女友和我要分手,原因是她不滿我老是糾正她。有天她來找我,說:「艾迪,我們得談談。」我說:「我的名字是艾瑞克。」她說:「瞧!我在你面前說什麼都不對。」 -- Eric Hunter
(後記:親暱地稱呼愛人eddie,他也那麼固執,分手是遲早的事)
近日我感覺整個人無精打采,便到健康食品店買了昂貴的「醒腦」藥丸。回到家細看說明,忍不住向丈夫抱怨:「這根本只是迷迭香的萃取物,我們家院子裡就長了一大埋,真不敢相信我還花那麼多錢去買!」老公說:「瞧,你現在頭腦不是清醒多了?」-- Susanne Higbee
Bonus Track:
上週聽了則「娛樂圈」(舊)笑話,笑到現在。
話說某位樂壇大歌大出埠,有次乘飛機,因有位空姐站在路中阻住他前進,於是他很有禮貌地用「英文」,請那位空姐讓路。
空姐聽了他所說的,笑到失控。
那位樂壇大歌大,當時說:「May I pass away?」!!!
Saturday, 21 February 2009
《親密》492 而起的曖昧
也許大家先入為主,對字面的「親密」早已定型,為完場了也看不到總總該有的親密關係而意猶未盡。英文譯名Claustrophobia,查字典得知這個「幽閉恐懼症」的醫學名詞後,茅塞頓開。
主角由型得起的鄭伊健飾演已婚的上司湯少,穿起老西掛上金絲鏡,經常做「柴可夫」由港島南駛到新界東,逐一送下屬回家。最後下車的單身林嘉欣(阿珮),在不知不覺間幻想自己是車主身邊的女主人。
電影由數個小片段倒敘而成。記得第一次出現間場的黑色畫面「一星期前」時,暗生「老土」二字,從第二次出現間場的「一個月前」之後,我開始期待接下的每次間場,每個片段,靜待它們如何回應心中的疑問,那是:「吓,為甚麼會是這樣的﹖快告訴我前因。」
知道不是所有觀眾都有同樣的耐性。當日有位大叔,相信他買錯戲票入錯戲院,也肯定他沒留意這套「親密」非三級類別。在第二個間場位時聽到他說「有無搞錯」,在第三個間場位又說「嘩,咁悶嫁」。雖然如此,但沒影響在下看戲的雅興,繼續期待每一幕。
片段刻意不連貫,所以它們最終無法解釋存在心中的問號;它們的功能,用於交代人物性格及他們之間的關係。這樣的留白,才有空間讓觀者明白製作人把電影起名「親密」的苦心,把一些可能發生「幽閉恐懼症」的環境細意安排,用平常不過的生活對白告訴你,處處存在出軌的危機,假如你把持不定,隨時中招。
辦公室內日夕相對的環境,最易暗生情愫。那管坐的士、看醫生、乘電梯,甚至守護員站崗的電梯大堂,兩秒的交流,也足以令貪玩的人自製幻想。誰可以像戲中的球叔,做了別人丈夫後,便收心養性,變成絕緣體。 更多的,像曾志偉飾演的醫生,對「錯愛」念念不忘,把對方的X光片放在身邊,曖昧地度過十三個年頭才捨得放下。
一年前仍未裝出「女為悅已者容」姿態的阿珮,本已準備辭職。因遇火警,與湯少避走天台,聽到站在鬼門關前這個好男人,口中提起的盡是自己的妻女、自己那一家之主的角色與責任。「親密」,不一定指兩個人在密室內發生的愛情事件,而是在生死關頭,壓迫之下,所說的每句發自內心的真話。知道湯少別無用心,阿珮便收起請辭,其實她捨不得離開,因此愈陷愈深。
不知何時開始,也不知是否真的已經結束;一幕幕沒頭沒尾的片段,都是生活中可能發生的連場曖昧。
最後一幕,車上的湯少及阿珮臉上「如淋春風」,如果這是第一幕,起承轉合的片子便不特別,不有趣,也不配合曖昧的格調了。淡淡的不矯揉造作,拍出鄰家故事。十六天速成拍攝,看的不是大場景,用心的地方,都在劇本。(院內的那位「嘮嘈」大叔一定無法領略,奇怪中場後聽不到他的聲音,散場發現他原來睡著了,嘥氣。)
湯少的「戰車」,車牌492經常在戲中出現,「無聊」地想,是否有其含意。想了想,竟然併出國語的「思舊愛」。每天與我們遇上的有緣人多的是,但真正能「親」的,閣下要清楚如何定界。
曖昧會傷身,應對眼前的那個真命天子愛得深,別對擦身而過的人想太多,也別多心。記住別貪新忘舊 – 要 492。
楊丞琳這首歌,最能襯托:
找不到相愛的證據 何時該前進 何時該放棄
畢竟有些事不可以 超過了友情 還不到愛情
曖昧讓人變得貪心 想太多是我還是你 …
Saturday, 14 February 2009
情人眼裡
他的肚皮都因要吃你不吃的而肥了、她嬌柔的雙手因要照顧你而變粗、他想你有更好的生活而想得銀髮早現、她因為愛你而承受十月懷胎的痛苦,接受肚上的疤痕。
時間,總在身上洗禮,這是過程,請不要嫌棄。
如果,他/她那股能容天下的氣量、不愛隨波逐流的個性、愛尋找正向的思維、能看透萬物無常的智慧、煩惱都被說成笑話的幽默、懂得體貼溫柔,都是你喜歡的,還嫌棄甚麼。那軀殼與輪廓如何變奏,再不重要。
不要等到最赤裸,白骨相對時,才曉得世事無常,人無常存的道理。
情人眼裡,個個都是對方的公主王子。
感激有人讓你時刻知道自己的心卟卟跳。
喜歡,你就是你。
情人,快樂!
Picture source: Reuters
Sunday, 8 February 2009
確實記憶
七個月前無心插柳,建起網誌來。起首時可以說,沒有計劃,也沒甚麼大目的。意料之外發現這裡原來是個不錯的「休息」地方,讓自己跟自己好好溝通,閒時寫一篇,非常「過癮」;意料之內,當然是經常發現,比我用心寫的大有人在。
跟其他博客不同,這裡不設留言區,過去不會,以後也不會。這裡也沒有特別統計「過客」人數或當下人潮,最近索性連顯示建網的時分也乾脆刪掉。 人生,已經有太多數字跟自己糾纏,平日差不多天天在嘈雜熱烘的過敏世界內掙扎,夠了。
愈少束縛愈自由,謹想留一片小小的淨土讓自己回氣,忠於自己的所思所想已很滿足,不與金錢名利掛鉤,我手寫我心,享受這簡單的快樂。更認識自己之餘,也向知我是誰的朋友們「報告近況」。
記得「開檔」後不久,文章只有十數篇時,收到一位仁兄的電郵,寫上短句「i like your blog - 路過你blog, 寫的很好, 可惜沒有寫言區」。那些不怕麻煩,願意用電郵寫來一字半句的,都稱得上是有心人。隨後,間中也有陌生人主動寫電郵來寒暄幾句,互相鼓勵。
原來不只「人在做,天在看」,網絡世界之廣,真的奇妙有趣。碰巧遇上一些用心寫的博客,我也毫不吝嗇,送上電郵為對方加油。
草草寫了幾句「讀書使人淵博.談話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確實」,百篇閒寫雜記後,正好代表一些心聲。寫作真的使人確實,多觀察多思考,更想多寫,可惜龜速的中文打字追不及腦袋,時間暫時也不容我分配太多在這裡,唯有寫值得記下或分享的。不著急,隨興之所至吧。
人生,任何時候都在不斷地製造記憶,寫出來,便更確實。
好了,沒有任何「聚人」的工具,你也隨緣來到寒舍,更讀到這行,不勝銘感。
Tuesday, 3 February 2009
別被藍天瞞騙
似乎曾特首推銷的那個 -- 只有口號,沒有內容 -- 的「藍天行動」深入民心。藍天,成了「好」環境的「人肉指標」。
香港冬天多數吹北風,但2008年的冬天,抬頭便見藍天的日子,的確較早幾年同期多了不少。查看年初時(1月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篇《北京奧運後藍天依然多冷霓》指出:「據北京市環境保護局新近公佈的數據顯示,2008年北京藍天(空氣質量二級和好於二級)為274天,比原定藍天目標256天多18天,比2007年多出了28天。有人認為2008年藍天目標的超額完成應當歸因於奧運期間的臨時措施,甚至認為沒有奧運期間的臨時限禁規定,北京的藍天目標不一定能夠完成。」
香港是否「受惠」於北京奧運的藍天措施,或多或少吧。但香港天文台去年12月份錄得的「低能見度」時數102小時,是否用「非常好」來形容,真是可圈可點。
事實上,香港處於能見度低於8公里,1987年共227小時,1997年上升至974小時,2007年錄得1,298小時。這些影響能見度的污染物,不是天文台美其名的「煙霞」,而是「毒霧」。
這照片我攝於2006年的平安夜早上,同年7月25日,曾特首的「藍天行動」已經出台。不是因為他的一個口號,數月間便藍天重現。藍天,其實一直都在。關鍵是要看當時的風向、風速等數據、污染物的種類與多少而定。
再前瞻一點去了解,環境好壞,不單以藍天的日子有多少來斷定。聯合國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已經認定,除非在2050年時溫室氣體排放量比現時減50%,否則氣候變化將是威脅全球的重大危機,反常與極端的天氣現象將時有發生,其實問題已浮上水面了。
香港的人均碳排放量,根據2006年的數字為6.6噸,較2004年上升20%。世界多國領袖,皆以人均的碳排放量作為減排的標準,如到2050年要減少50%的碳排放量,保守估計,各國的人均碳排放量,屆時需減低至起碼3噸或以下才能達標,這是宏觀「到肉」的環境改善工程。香港在1990年代,人均碳排放量已達4.6噸,一直有增無減,情況令人擔心。
如何在「人肉指標」與「科學數據」之間,取其平衡。必須大家提高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別被藍天瞞騙。
Saturday, 31 January 2009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奇幻逆緣)
雖然電影故事的靈感來自上世紀20年代的同名小說。也雖然其表達手法,套用了The English Patient (別問我是誰),由他人代勞,借別人的口來回憶每篇日記的內容。又也雖然,引用Sliding Doors(緣份兩面睇)的故事骨幹,表達因緣際合之下如何影響命運與果報。
事實上,從新整理的劇本,的確有意思。讓我喜出望外,也很欣賞。我沒有只管忙著察閱那些出神入化的化妝特技,所以能閒出心情,細味映像一進一出之間留下的餘溫。
Brad Pitt飾演的Benjamin生於1918年,與年「少」六載,由Cate Blanchett演繹的Daisy可謂青梅竹馬。兩家同樣活了超過八十個年頭,不同的,是Benjamin與生俱來的老人精怪胎,使他度過異於常人的一生。兩個人成長的數十年,他只能在某個瞬間,「重疊」與她戀愛的道路上。
逆行式的體格成長,使Benjamin出生時的臉容和體質,如百病纏身臨終的老人,竟卻又愈活愈年輕。然而,他的認知過程,又與一般人無異。
七歲男孩本應崩崩跳,但天生的骨質疏鬆使他無力走路,心智又未發展成熟,唯有視那輪椅如戰車,在被收容的老人院內橫衝直撞,自得其樂。可是成長的環境,教他提早收起稚氣,領悟人生苦短,學會愛與被愛。
雖然Benjamin與Daisy由相識、相知、相戀、相分、相思、到最後重聚卻已無法相認,共跨越八十年斷續的經世愛情成為故事骨幹,但那細碎的親情、友情、手足情,使這齣幾近三小時的電影,不至流於單調地談情說愛。
當看到人到中年的Benjamin,把一切交給Daisy,也放棄當個好父親,孤身上路的一瞬間,坐在觀眾席的我,被「叮」醒了。初時內心暗地裡曾質問Benjamin為何如此薄情,別管明天怎樣,要愛便勇敢地愛,更要負起責任。
不過,如果我也像他一樣,曾經如此接近死亡,曾經隔些日子得要送別一些敵不過老病死的朋友,也知道老了可以懵懂得連說過九萬遍的說話也不由自主的重複又重複。抱著如綿花般的小女兒時,他也看到自己的未來,老人痴呆的腦袋活在軟弱且無力自我照顧的小身軀將是何樣? 他不敢再想下去,要Daisy承擔也不公平。他無奈地選擇了不辭而別,與Daisy臨別時相對無言的凝視,看得我鼻子酸透。
假如Daisy不是遇上車禍,被迫放棄如日中天的事業,停下來與Benjamin廝守,兩口子的命運又將如何改寫? 其實更多可能發生的「緣份兩面睇」,足以教人想個痛快。
當Benjamin的親生父親,抱著剛出世的他跑到河邊,假如沒給人發現追著跑,小生命可能早就被投進河裡溺斃。
假如Benjamin沒遇上如此善良的黑婦人,把他視如己出,養育成人,他的一生,或許只有頁首的一行。
假如沒遇上今朝有酒今朝醉的Captain Mike,Banjamin也不曉得及時行樂的道理。
假如現代化提早把那個逆行的大笨鐘,換上正常的跳字板,Benjamin的生命,可能早在最燦爛的黃金時候,已被迫劃上句號。
又假如,沒有超班的CG技術,大家便不能如此迫真立體,一氣呵成地追蹤Benjamin走過的八十七個年頭,像聽著老朋友告訴你的一個真人真事。
Mark Twain 原著中的一句 “It was a pity that the best part of life came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worst part at the end”,我不敢苟同,甚麼是好甚麼是劣,沒有準則。莫論Benjaman擁有7歲的智力但80歲的體力時;抑或7歲的體力但80歲的智力也好,從他小時候的有心無力,到老了的懵然不知,皆要別人操心,依賴別人照顧。到頭來,不也是一樣嗎?
而另一句 “Life would be infinitely happier if only we could be born at the age of 80 and gradually approach 18”,就頗有趣了。縱使開心與否同樣沒有標準,因人而異。生命逆行,又或生命順走,沒有不同,走過的歲月都是同樣的多少。
但,一個正常人,積累了60年豐盛的人生閱歷,體質已走下坡,當想看清這個世界再多幹一點時,已有心無力。而Benjamin積累了60年智慧時,體能剛好27,眼明手快,可以幹更多。只不過,他附在「少年老體」或「老年少體」時,皆無權自控,不是與現實中的小朋友及長者面對的情況相差無幾嗎?
最後驚覺,不論怎樣算,青年、中年、壯年的「黃金時間」不多不少,關鍵是你用怎樣的心態與體態去面對當下的時機,才可以得著最多,收穫更豐!
珍惜你還有能力去幹自己喜歡的事情。況且,意外,我們永遠無法預知。
你可能替Daisy可惜,我不會。假如我是Daisy,當走到倒數生命的時候,也能跟自己最愛的人,挽著手,親著咀,多麼幸福。「Benjamin,你不會嫌棄我那雙粗糙的手,還緊抓不放;你會不經意地用那呵著暖氣的咀巴,滋潤我臉上那些乾渴的皺紋。繼續能擁你入懷,感受你對我的『溫柔』,分享你的體溫。明正言順的說聲:『寶寶,good night』」。
不管時針往那個方向跑,沒人有方法長生不老,亦沒人有本事拒絕成長。
當你經常想著如何能一夜回春,又或如何能一晚成長的時候,它跑得比你要的更快,流走的光陰,更多。
歲月不留人,想起這首歌 ...
一晚長大 - 劉德華
電影官方網